写纸质日记挺好的。1942年6月12日,是安妮的13岁生日,她得到一本方格封面的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,她开始写日记,并把它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,给它取名为凯蒂,还不如写电子日记。我写日记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用笔记在本子上,一种是记在Word文档里。
1、时间的格局: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序言读书笔记
我们很难打败时间。我们只能合理规划时间,充分利用时间。时间的模式:让每一分钟都为未来增值是关于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。第一步,重构思维,走出自己思维的局限。第二步,投入时间,让每一分钟都为未来增值。第三步,成为一个高效的演员,因为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。当职场发生这些变化时,它们可以带你走出职场,快速走出职场的迷茫期。
改变自己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,总是等待,不愿意行动。如果你活到80岁,你的一生会有960格。每过一天,你就会失去一天。每过一个月,你的人生就会少一格。如果你想实现你的梦想,你最好现在就开始行动。他的反思能力是他身边真实生动的案例。他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,通过别人的事做出自己的反思和思考。她之前也很拖拉,喜欢囤书。我也是,买了很多微信电子书,纸质书,都搬不动。挺拖的,买了课程都没时间交作业写作品。
2、你好,旧时光的作品前言
2012后记神社的玛丽安写这个题目的时候,我想起了2008年12月31日的深夜,我溜出早稻田的留学生公寓,裹着一件白色的羊毛大衣,沿着门前的小路一直走到街角的小藏庙。日本的习俗是在新年的1月1日去神社朝拜祈祷。我一个人在异乡,不打算排队凑热闹。小时候物质精神匮乏,小小的期待一直积累到过节那天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已经对这种庆祝失去了兴趣和新鲜感。
“亲爱的我在新的一年,詹新安。“这封信总结了过去一年的经验和教训,并对未来的自己提出了建议。也许我可以总结一下一二三四的阶段性计划。合上日记的那一刻,我感觉好像新的一年真的会不一样。人们需要一种仪式感。仪式感让人活得庄重。说真的,我初中一年级的时候,日记里的“未来计划”这几个字甚至包括考上哈佛。过了这么多年,我才敢笑着宣布我的小志向。
3、孩子写作文的序言
1。小学作文序言我们翻开这本作文集。当我们用心去触摸这些稚嫩鲜活的文字时,我们心中的污垢会被慢慢抹去,我们的内心会被感动,我们会被文字所牵引,我们会被童心的真善美所感动。每一滴水都闪耀着太阳的光辉,每一篇作文都会折射出孩子们纯真的心。于是,我们发现,虽然他们没能写出一篇“笔落震风雨,诗泣鬼神”的文章,但我们坚信,他们只要配上纯真的童心,就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,手中握着笔。
在老师的引导下,孩子们的心灵沐浴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创造的奇迹中。在童话、散文、诗歌中,孩子们享受着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,感受着自然和人类智慧情感中蕴含的美好。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和教学,在阅读理解中领悟作文的奥妙和精髓。走出教室,孩子们看到了草地上晒太阳的螳螂,听到了栀子花开的声音,发现自己曾经走过几百遍的上学放学的小路,每天都在上演一个新的故事。所有曾经被忽略的东西,在孩子们眼里突然变得新奇而动人。
4、给孩子写作文的前言
1。谁能帮我写一本儿童作文集的序言和后记?金色的童年是美好的,五彩缤纷的少年是美好的,到处都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。我在满是书的图书馆里长大。从我第一次学会读书的那天起,书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,教会我知识,教会我做人。每个星期天,我都会一头扎进图书馆,在书海中自由自在地遨游。有时候想打个地铺,待在书店里。我十岁生日的时候,姐姐给了我一张借书证,我可以借我喜欢的书,在家里看。
充满友谊的校园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。五年级的时候,我认识了一个好朋友,她的名字叫焦仙狗。我们曾经在校园的爬梯上许下一个美丽的誓言:做一辈子最好的朋友。每次课间,我们都会在校园里溜达,无话不谈,交流读书心得。在她的影响下,我的性格渐渐开朗,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。有一次,语文老师误会我了。我想去找老师解释,但是我没有勇气。
5、写纸质日记好,还是记电子日记好?
我记日记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用笔记在本子上,一种是记在Word文档里。纸质日记一定要每天写,小时候,读书的时候。那些写满稚嫩文字的日记,历经十几年风风雨雨,早已销声匿迹。如果我们现在能再读一遍那些文字,一定很温暖,仿佛又走过了人生的初级阶段。纸质日记的一个缺点是不容易保存,尤其是在经常更换住处的时期。
这是电子文档无法存储的丰富信息。当我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,我会在笔记本上写一些东西。严格来说这不是日记,因为我的记录大部分都是关于学习的,比如学习目标的制定,如何实施等等。确切的说,可以称之为学习的记录。我高中的时候,有很多这样的记录,都是简单的段落,有的写的是长篇大论。上大学的时候变懒了,记录少了很多。但是,这些记录现在都找不到了。我现在写的可以称之为日记,大概从今年4月28号开始,断断续续到现在,有两个小本子。
6、日记第一段怎么写作文
1。如何写作文当我在《第一次》开头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,一个鲜活的东西开始在我的脑海里鲜活起来:三年前,我第一次面对白色的书写纸,用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,心里还是有一丝丝的激动。那是在一堂语文课上。我从书包里拿出语文书,同时看了一眼桌面。我很惊讶,一个从未见过的练习本躺在那里,三个别致的行书字体标注着它的身份:作文本。
突然又觉得无所谓了。作文?听起来和张老师几乎每天安排的日记一模一样。我迅速扫了一眼黑板上的题目:“第一次_ _”(和今天的作文题目不谋而合!完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深思熟虑,我立刻信手写了一个题目:第一次感觉* * *了,决定用最近的一次游玩经历作为素材。没有理清思路,没有想好写作的脉络,更没有想好如何开头和结尾。我匆忙落笔,在完全随意的状态下解释了时间和地点。
7、安妮日记前言
不知道你要不要一本书:Het Achterhuis,其作者安妮·弗兰克(19291944)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。前言:“只要我还活着,还能透过积满灰尘的旧窗帘看到阳光,我就不可能在这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不快乐!”这样乐观、坚强、辛酸的文字,是犹太女孩安妮·弗兰克写的,是她25个月自由躲藏生活酝酿的日记,1942年6月12日,是安妮的十三岁生日。她得到一本格子封面的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,她开始写日记,并把它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,给它取名为“凯蒂”。